大阪大学医学研究院助理教授河合贵文和杜克大学医学院副教授杨黄河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厌恶水平的高浓度尼古丁会导致大脑内侧缰核神经活动的丧失。

 尼古丁是烟草中的主要化学物质,已知许多动物(包括人类)喜欢低浓度的尼古丁,但应避免高浓度的尼古丁。这种“尼古丁厌恶行为”与大脑中含有许多尼古丁受体的区域——内侧缰核有关。先前的研究表明,内侧缰核通过检测厌恶程度的尼古丁来增加其神经活动。然而,尚未进行体内神经活动的直接测量,其详细机制仍然未知。

 研究小组在给活体小鼠注射厌恶水平的尼古丁时测量了小鼠内侧缰核的神经活动,并观察到与之前的想法相反,尼古丁导致内侧缰核神经活动的丧失。利用内侧缰核脑切片进行的实验也证实,仅仅5秒的高浓度尼古丁刺激就会导致神经活动丧失数十秒到几分钟的时间。

 我们发现两种类型的钙激活离子通道参与了这一机制。 Ca²⁺激活的Cl⁻通道会导致神经活动抑制,而Ca²⁺激活的K⁺通道则具有减轻这种抑制作用的功能。这种抑制性神经活动模式在其他神经细胞中尚未被报道过,这项研究可以看作是一种颠覆关于内侧缰核尼古丁反应的传统观念的新机制的发现。

 该研究成果有望为尼古丁成瘾治疗及戒烟提供新的可能性。

纸张信息:[科学进展] 钙激活离子通道驱动内侧缰核神经元的非典型抑制

大阪大学

每个人的“真正价值”成为大阪大学的“进化”。一所生活在社区并延伸到世界的大学

大阪大学是一所研究型大学,拥有11个学院和23个系。 自1931年创校以来,以“居于地域,通达世界”为座右铭,打造了以先进的教育和研究能力、教职工的和谐、传统的重量和大阪的优势。我有。利用这些优秀的潜力 […]

大学学报在线编辑部

这是大学学报的在线编辑部。
文章由对大学和教育具有高水平知识和兴趣的编辑人员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