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波大学的研究小组对2023年夏天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株BA.2.86谱系的起源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该病毒在世界各地多个遥远的地方零星出现,而且其突变谱使其不太可能是自然发生的。

 据了解,Omicron 毒株 BA.2.86 的刺突蛋白突变率较其祖先毒株高出约 30 处。该毒株并未引发大规模疫情,但随后进一步突变为 JN.1 谱系,并于 1 年 2023 月至 12 年 2024 月在日本流行。

 在本研究中,我们探究了BA.2.86谱系的起源,该谱系至今尚未完全确定其特征。通过检查它在2023年7月首次出现时的探测位置,我们发现它被探测到的地点分散在世界各地,彼此相距甚远。

 此外,对BA.2.86谱系祖先BA.2的突变谱分析证实,该突变谱与人类群体感染中观察到的突变模式以及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免疫逃逸中观察到的突变模式存在显著差异。如果一种病毒从人感染到动物,并在动物体内发生反复突变,再次感染人类,则有可能产生一种突变模式与人类不同的病毒,但完全相同的突变不太可能在世界各地自然且同时发生。

 对于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一种解释是,在实验室中已在非人类动物(或其细胞)中传代的病毒样本,在运往世界各地(如合作研究地点)的过程中,可能由于包装不当而发生泄漏,因此尽管该病毒传染性不强,却在世界广大地区零星地被检测到。

 美国政府、法国医学院、德国情报机构联邦情报局、英国情报机构军情六处等机构均表示,新冠病毒武汉原始毒株源自实验室泄漏。如果不仅武汉原始毒株,就连变异毒株也源自实验室,那么这一结果将对当前病毒学研究的安全管理敲响警钟。

纸张信息:[JMA期刊] SARS-CoV-2 BA.2.86谱系的异常刺突突变和全球零星检测

筑波大学

继续挑战跨学科融合和国际化,开发具有智慧和人性的人力资源

筑波大学是筑波科学城的核心,是一座具有高度学术和文化气息的国际城市。目前的教育体系是9个小组,23个班级,可以参加各个领域的专业导论课程,旨在具有创造性的智力和丰富的人性。用灵魂天才解决全球问题 […]

大学学报在线编辑部

这是大学学报的在线编辑部。
文章由对大学和教育具有高水平知识和兴趣的编辑人员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