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2日
千叶大学躁郁症(躁郁症),是线粒体引起的吗?
千叶大学的 Kenji Hashimoto 教授及其同事阐明,线粒体异常与躁郁症(躁狂抑郁症)的病因有关。这是支持迄今为止提出的双相情感障碍病因假说的一项重要成就。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抑郁症)是一种重复抑郁和躁狂状态的慢性疾病。在日本,据说大约 0.7% 的人,包括患有严重躁狂状态的 I 型和患有轻度躁狂状态的 II 型人,会患上这种疾病。躁狂状态变得异常“高涨”,并采取常理无法想象的行为,造成社交损失和人际关系麻烦。此外,当他们变成抑郁症时,他们往往会强烈地责备自己并采取自我毁灭的行为。因此,众所周知,自杀率高于抑郁症,复发率也高。目前病因尚未明确,主要治疗方法是用稳定情绪的药物对症治疗。
本研究通过分析同龄患者和健康受试者的脑脊液代谢情况,探讨其原因。结果,我们发现患者脑脊液中一种叫做异柠檬酸的物质的浓度非常高。对死者大脑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分解异柠檬酸的酶基因功能不佳。这提示细胞内线粒体中柠檬酸的代谢功能可能异常。这一结果与迄今为止提出的作为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的线粒体异常假说是一致的。
这使我们能够大致缩小双相情感障碍发生异常的范围。然而,为了找到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有必要更详细地研究发病机制,例如确定参与柠檬酸代谢的基因的异常部分。预计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调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