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1日
成功观测到板块边界浅部的“慢滑” 东北大学等
东北大学、京都大学和东京大学通过国际联合研究,成功观测到新西兰北岛东海岸俯冲带发生的缓慢滑动。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科学期刊《科学》上。
慢滑动是一种“慢地震”,它以比正常地震慢的断层滑动速度释放应变。在 XNUMX 年太平洋沿岸东北地震前也观测到,主震期间慢滑区移动显着,造成了巨大的海啸破坏。但由于慢滑区大部分位于海底以下,细节上还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
在新西兰北岛东海岸的“希克朗伊俯冲带”中,太平洋板块以每年 3 至 6 厘米的速度向澳大利亚板块下俯冲,在板块边界附近每 18 至 24 个月发生一次缓慢滑动.迄今为止,在新西兰的陆地上已经观察到由于缓慢滑动引起的地壳运动,已知地壳运动量约为1至3厘米,持续时间约为一周。
在日本、美国和新西兰的这项国际联合研究中,2014年在该区域安装了海底压力计,并于2015年成功回收。分析的结果发现,慢滑断层分布在比地面估计更浅的部分。这表明引起地震的应变甚至可能在板块边界处积累,而这在以前被认为是无法积累应变的。
未来,在继续类似压力观测的同时,我们计划进行海底 GPS 观测,以研究稳定的板块运动,并验证重复缓慢滑动的独特性。在该海域,深海勘探船“地急”号也在考虑进行挖掘。该公司旨在通过获取慢滑断层扫描材料并将其与从陆地和海床上的观测结果相结合来阐明整个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