褶皱臂尾轮虫(轮虫)是一种浮游动物,在水产养殖中被广泛用作蓝鳍金枪鱼等新生幼虫的活食。但是,常规轮虫存在的问题是体型小,不适合已经生长到一定程度的幼虫。
理研仁科中心生物辐照团队开发了一种通过用重离子束辐照生物样品来诱导基因突变的技术。这一次,理研、水产研究和教育机构和长崎大学的联合研究小组宣布,用重离子束照射目前日本蠕虫中最大的能登岛菌株(最大尺寸 320 μm)。诱导突变。我们的目标是创造一个大蠕虫。
在 RIKEN RI Beam Factory,在多剂量条件下用碳 (C) 离子和氩 (Ar) 离子束照射能登岛品系轮虫,并选择大个体并重复培养。结果,可以选择出340个370-56μm的大突变系,可以说是“megawamushi”,其中3个具有比原始菌株(Notojima菌株)更高的生长速度。这些有望作为新的有用的饲料投入实际使用。
此外,为了寻找适合大规模诱变的条件,对突变株的出现频率进行了调查,结果,C离子照射的最佳照射条件为200Gy(灰色),Ar离子照射的最佳照射条件为50Gy。本研究揭示,重离子束育种技术也可应用于浮游动物,为其他猎物生物的进一步壮大和改良开辟了道路。
水产养殖业中幼体成活率为1%~5%的黄尾鰤、酷儿等鱼种,如果得不到与幼体大小相适应的足够的食物,它们就会生长。饥饿可能导致共同进食。如果通过引入本研究生产的大轮虫系提高幼虫的成活率,预计将有助于提高水产养殖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