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正大学教授小宫伸夫(社会学博士)在政策提案SNS“Surfvote”的专家角[Thinkable]中开始投票,询问“可疑人物”一词的预防犯罪效果。
“Surfvote”是由Polimill Co., Ltd. 运营的一项特定目的的SNS 服务。注册用户可以对感兴趣的话题和政策进行投票和评论。 【Thinkable】是各个领域的专家和知识分子以中立的立场写作的角落,涉及制度、宗教、言论自由等各种问题。
Komiya 教授自 2022 年 12 月 26 日起出版的问题“可以通过使用‘可疑人物’这个词来预防犯罪吗? 列出使用“可疑人”一词的优点和缺点,并询问使用“可疑人”一词的方法作为预防犯罪措施是否有效。
据小宫教授介绍,当人们聚集在一起讨论预防犯罪时,几乎总是会出现“可疑人物”这个词。 这类信息随处可见:“注意可疑人员”、“发现可疑人员立即拨打110”、“分享可疑人员信息”。
“可疑人物”的定义因使用对象的不同而略有不同。例如,警察厅将威胁儿童安全的可疑人员定义为“已经或可能做出与儿童交谈等事情的人”。根据文部科学省《可疑人员闯入风险管理手册》,“无正当理由进入或企图进入校园或建筑物的人员”被称为“可疑人员”。
使用“可疑人”一词的优点是“更容易警惕周围的环境,因此我们可以迅速注意到企图犯罪的人”,“它成为与他人的共同语言”孩子们和当地居民,预防犯罪意识和社区意识将会提高”,“如果你否认‘可疑人物’这个词,你就会否认你迄今为止所做的活动,以及那些从事这些活动的人的动机预防犯罪活动将会减少。”
另一方面,缺点是“定义不明确,不能成为预防犯罪活动的共同基础”,以及“即使使用‘可疑人物’这个词,也几乎无法确定” “当‘可疑人物’这个词传播开来,那些长相与常人不同的人就会被视为罪犯,歧视就此诞生。”
“用‘可疑人物’这个词就能预防犯罪吗? 在 2023 年 3 月 31 日之前,将接受对“Surfvote”的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