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大学森聪副教授和森直树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分析了毒蛇Rhabdophis tigrinus的宫颈腺,发现有毒成分来自萤火虫。没有其他情况下毒源在远离蟾蜍的物种之间转移到萤火虫。

 毒蛇 Rhabdophis tigrinus 在颈部后部的皮下器官“宫颈腺”中使用一种致命的毒药来保护自己免受捕食者的侵害。毒液的主要成分是强心类固醇蟾蜍二烯内酯,它来自以它为食的蟾蜍。世界上有 17 种虎斑纹虎具有这样的宫颈腺体。它就是其中之一,在中国西南部捕食蚯蚓,据说在进化过程中将其主食从青蛙变成了蚯蚓。

 但在主食蚯蚓中未检出蟾蜍二烯内酯。本次对虎斑纹斑鱼颈腺有毒成分的分析表明它是一种蟾蜍二烯内酯,进一步分析其分子结构表明它来源于栖息于北美的火眼虫亚科的萤火虫,而不是青蛙。它匹配。

 因此,我们分析了居住在亚洲(中国、台湾、日本)的 5 种萤火虫亚科 Pyrocoelia。结果,在所有提取物中均检测到蟾蜍二烯内酯,其结构与虎斑纹斑鱼的蟾蜍二烯内酯相似。此外,还证实了五郎山镜实际上捕食萤火虫。

 这表明,在向虎纹斑纹蛙属虎斑纹蛙进化的过程中,其饮食习惯从青蛙食性转变为蚯蚓食性,随之以萤火虫代替蟾蜍为食蟾蜍二烯内酯的来源。没有其他例子表明有毒源转移到如此系统和生态上遥远的食物中,这一结果为研究蛇的生态和动物饮食习惯的变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纸张信息:[PNAS] 剧烈的饮食转变使化学防御蛇中的毒素得以隔离

大学学报在线编辑部

这是大学学报的在线编辑部。
文章由对大学和教育具有高水平知识和兴趣的编辑人员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