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泻大学、东京海洋科技大学、西澳大利亚大学、日本海洋地球科学技术机构和丹麦超深海研究中心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正在海底进行研究( 2011 年东北冲冲地震(东日本大地震)期间出现的断崖,是世界上首次发现的 26m 长的断崖。
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在日本东北部地面与俯冲太平洋板块之间的边界处。据估计,断层的破裂(滑动)到达了日本海沟的海底,使附近的地面向东移动了50多米。海啸是由海底地形的突然变化引起的,因此了解地震期间海沟的地形变化非常重要。然而,由于无法直接测量超过6,500米深的海底,因此细节不得而知。
此次,研究小组在位于东日本大地震震中的宫城县海岸约7,500米深的日本海沟进行了研究,使用了来自外国私营公司的载人车辆,该车辆具有下潜深度11,000米(全深度规格,可到达任何深海海底),利用潜水器进行海底勘测。现场观察发现,地震引起的隆起高59米,其东缘有近乎垂直的悬崖,落差达26米(相当于7至8层楼房),下坡有大量碎石,似乎是从悬崖上崩塌下来的,里面堆满了巨石。
一般内陆地震中出现的断崖高度为数十厘米至数米,因此东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断崖规模是前所未有的。详细地形分析表明,地尖因断层作用向东移动80~120米,突然抬升约60米,沿断层塌陷而形成。
这一次,全深度载人潜水器的用处得到了证明。目前,日本还没有超深海探测器或潜水器,但有几艘外国研究船计划对日本周边海沟进行调查,超深海研究有望取得重大进展。